新闻资讯

学校新闻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校新闻 > 行业资讯

自闭症要怎样正确的看待?

2022-11-04 14:59:28

  自闭症常发生在儿童早期,其核心症状将伴随人们一生,无法完全治愈。如果父母发现他们的孩子的语言、社会和行为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是缓慢或异常的,如学习说话的年龄,眼睛,经常忽视人,忽视人,有必要带他们的孩子去专科医院进行自闭症筛查和诊断。


  自闭症的诊断主要基于行为观察。父母必须亲自带孩子去医院。在诊断过程中,医生需要与孩子互动,密切观察他的行为特征。诊断过程中的情绪状态、父母的描述和医生的临床诊断经验都可能影响诊断的准确性。简言之,自闭症诊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。


  一旦父母发现孩子有异常,他们应该在一时间带孩子去专科医院寻求医生的建议和帮助,这是找出孩子问题并缓解父母焦虑的方法。对于其他在线咨询和自闭症自检结果,家长可以作为参考,但他们应该保持理性。他们不应该先入为主地给孩子贴标签。网络上的信息好坏参半,非专业人士的建议参考价值不足,容易误导家长。


  由于病因不明,自闭症不能通过药物或其他生物医学治疗。因此,有人认为自闭症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绝症。事实上,没有必要如此悲观。自闭症康复的目标不是消除自闭症,而是帮助儿童获得行为技能,提高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。他们需要根据不同程度的个体障碍制定不同的康复目标。


  一些新父母在养育自闭症儿童的过程中,经常会出现几种误区:


  (1)把孩子所有的行为都归结为自闭症,都认为是有问题的行为。


 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配合度低,不喜欢学习.抵抗训练,经常哭泣,反复出现一些毫无意义的自我刺激行为。在干预此类行为之前,父母应首先根据行为的频率出现.场合.判断哪些行为需要干预的强度和行为背后的原因.需要纠正的问题行为。


  除了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,自闭症儿童在某些场景中也会用与普通儿童相同的方式发泄挫折感.恐惧.焦虑和其他负面情绪。自闭症儿童首先是孩子,然后是自闭症儿童。如果父母将孩子的所有行为归咎于自闭症的影响,并希望纠正他们所看到的一切,盲目干预,他们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,但也会在反复失败的尝试中对孩子失去信心。


  (2)竞争意识强,盲目比较孩子和同龄人。


  忽视自闭症儿童与同龄人之间的能力差距,他们希望把孩子训练成普通人,完全按照普通儿童的学习标准要求孩子。当他们看到其他轻度自闭症儿童进步迅速时,他们忽视了孩子的障碍程度和特征,盲目地增加孩子的训练。

自闭症要怎样正确的看待?

  父母极端的竞争心态会延伸很多问题,比如干预方法,为了“治好”孩子们尝试任何方法,追求美主义,家庭干预机械理论知识,不会根据孩子的特点灵活,对孩子的表现太苛刻,不允许孩子犯错误,家庭生活长期高压和高强度训练,孩子和父母总是处于神经紧张状态。这种训练模式不仅不会帮助孩子取得进步,而且可能会适得其反。


  (3)放养儿童,事事安排,不注意干预。


  父母没有意识到自闭症儿童不能这样做.不会做一些事情和缺乏能力之间的关系,不会在生活中教学,帮助孩子提高他们的行为技能意识。如果你认为你的孩子患有自闭症,你需要得到照顾。父母过多地干涉孩子的衣食住行,安排事实,不给孩子亲身体验和学习的机会。


  自闭症儿童缺乏的功能可能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恢复。年幼的孩子照顾自己的能力很差,为他们工作。然而,如果成年自闭症患者不能照顾自己,他们仍然需要密切照顾自己,父母会感到无能为力。如果自闭症儿童在早期不注意训练,未来障碍的程度将越来越严重。父母必须注意这一点。


  在抚养自闭症儿童的过程中,家长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:


  (1)学习自闭症相关知识,对儿童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。


  父母应该努力学习自闭症儿童的相关教育理论和科学干预方法。通过能力评估,他们应该了解孩子目前的能力水平,找到孩子的兴趣爱好,并与孩子建立初步的合作关系。只要他们意识到孩子的问题,他们就应该接受医生的诊断,并积极开始干预。


  (2)做好家庭内部的分工与协调。


  每个家庭成员都应充分了解自闭症的症状和特征,明确分工,保持一致的育儿方法和干预理念,相互支持,为儿童创造轻松包容的家庭氛围和成长环境。


  (3)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注重自理能力的训练。


  从小就需要锻炼个人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。家长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训练机会,把干预融入生活,给孩子更多的尝试机会。


  (4)用科学的方法干预儿童的问题行为,谨慎惩罚。


  对问题行为的干预有一个科学的策略。父母应善于利用行为的功能分析,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,提前采取预防措施,避免以极端的方式惩罚孩子,避免暴力.责骂是不可取的。


  (5)对孩子保持长期耐心。


  自闭症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。父母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。当孩子进步缓慢时,父母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,以宽容的态度看待自闭症儿童的成长和进步,同时调整自己的心态。


近期浏览:

相关新闻

招生热线: / contact us

刘老师:134-3623-2503(微信同号)

冉老师:185-8035-5615(微信同号)

杨老师:157-3025-7532(微信同号)

周老师:186-8077-9575(微信同号)

招生地点:重庆市大渡口区跃进路30号

关注我们: / Pay attention to us

重庆自闭儿童康复训练 

家长咨询栏

咨询服务热线

刘老师(微信同号)

134-3623-2503

冉老师(微信同号)

185-8035-5615

杨老师(微信同号)

157-3025-7532

周老师(微信同号)

186-8077-9575

Baidu
map